登山配件系統

登山配件系統

保暖帽遮陽帽頭巾 太陽眼鏡頭燈

手套登山杖雨傘

護踝 護膝綁腿

登山配件系統

  • 頭部配件介紹:
  1. 保暖帽
  2. 遮陽帽
  3. 頭巾
  4. 太陽眼鏡
  5. 頭燈

 

  • 手部配件介紹: 
  1. 手套
  2. 登山杖
  3. 雨傘

 

  • 腳部配件介紹: 
  1. 護踝
  2. 護膝
  3. 綁腿

 

保暖帽

登山時稜線山上風大,長時間吹頭對頭部很傷,為了保暖防止失溫也避免引發高山症或任何不舒服的情況發生。

 

材質與分別

  • 羊毛 Wool:觸感舒適,保暖抑制異味且有彈性。
  • 棉 Cotton:涼且柔軟,易吸收水份無彈性。
  • 壓克力Acrylic:又稱丙烯酸,易清洗不易起皺摺,通常價格較親民便宜。
  • 多種化學纖維:尼龍Nylon、聚酯纖維Polyester、Coolmax或Thermax等等各項不同混和高性能布料,有排汗快乾或抗菌等各項功能。
  • Primaloft:1980年代為美國陸軍開發的專利合成微纖維隔熱材料品牌。柔軟拒水性超細纖維,是羽絨纖維的良好替代品。
  • 羊毛 + 化學纖維:保暖帽的大眾首選。

保暖帽注意事項:

  1. 保暖頭部非常重要,尤其在高山上。頭部的全身微血管密度較高,熱能易散發,且必須確認保暖帽能蓋著兩側太陽穴和後腦勺部分。
  2. 若是毛帽無防風效果,記得把外套的帽子罩上。
  3. 登山不建議棉質產品,一旦濕就失去保暖效果。

遮陽帽

高山紫外線比平地強,登山戴遮陽帽可防止中暑,皮膚直接曬傷,眼睛也可避免直射太陽。

行走時昆蟲從樹上掉下來,配戴帽子能避免直接接觸皮膚。

 

類型

  • 鴨舌帽(棒球帽):

後方有調節鬆緊的為佳。

 

  • 漁夫帽:

方便摺疊。

 

  • 圓盤帽:

跟漁夫帽相似,帽沿比較大。大部分的登山族群優先選擇的類型。

 

遮陽帽注意事項:

  1. 根據標準UPF40以上或UVA平均透射率小於5%的產品可以被稱為防紫外線。
  2. 選擇淺色的有助於反射陽光,減少熱能且防潑水的遮陽帽佳。
  3. 山上風大容易飛走,建議有防風繩的遮陽帽為佳。

頭巾(脖圍)

山上天氣變化大,頭巾(脖圍)體積小、重量輕。

保暖和防曬時可拉起擦汗,天冷能避免吸入寒冷空氣,應急時可當包紮用繃帶,休息時衣服塞入可當枕頭,頭髮長可當成髮帶使用。

 

材質與分別

  • 羊毛 Wool:觸感舒適,保暖抑制異味且有彈性。
  • 棉 Cotton:涼且柔軟,易吸收水份無彈性。
  • 壓克力Acrylic:又丙烯酸,易清洗不易起皺摺,通常價格較親民。
  • 聚酯纖維Polyester:有彈性與耐用性不易皺。
  • 多種化學纖維:尼龍Nylon、Coolmax或Thermax等等各項不同混和高性能布料,有排汗快乾或抗菌等各項功能。

頭巾(脖圍)注意事項:

  1. 根據標準UPF40以上或UVA平均透射率小於5%的產品可以被稱為防紫外線。
  2. 用途多樣,推薦攜帶。
  3. 登山不建議棉質產品,一旦濕就失去保暖效果。

太陽眼鏡

高海拔的山區紫外線較強,配戴太陽眼鏡登山可防止對眼球的直接傷害。

雪季時能防止雪盲症,登山時配戴可阻擋強風引起的一些細小砂礫。

 

類型

  • 紫外線 Ultraviolet radiation(UV):

此UV 系統來自澳洲,後方的數值則代表波長。

 

  • 紫外線的波長可分為三種:
  1. UV-A(315~400 nm)
  2. UV-B(280~315 nm)
  3. UV-C(200~280 nm)

若產品標示 UV 400即表示可阻擋大部分波長的紫外線,達到真正有效的防護。

 

  • 紫外線遮蔽率:

紫外線遮蔽率標示為80%時,則代表此太陽眼鏡的鏡片能阻隔80%的紫外線,因此遮蔽率數值越高即意味著抗紫外線的功能越強。

 

  • 紫外線穿透率: 

穿透率即是遮蔽率的相反,代表紫外線能穿透過鏡片的程度比例,也就是說若產品標示為穿透率20%,就表示鏡片可有效阻擋80%的紫外線。

 

  • 濾鏡等級:

根據國內CNS規範,濾鏡分為0至4等級,規範的太陽眼鏡上,會附上眼鏡的濾鏡級別。

等級0為鏡片透明或很淡顏色,循序漸進。等級4為較深的鏡片,適合強光環境,例如大太陽下登山或雪地用。

 

  • 一般濾鏡VS偏光濾鏡: 

偏光鏡片可以濾除因反射、漫射、散射等各種因素所造成的眩光。

太陽眼鏡注意事項:

太陽眼鏡建議先挑選 UV 400 ,再依不同情況需求,選擇鏡片透光度和鏡片顏色。

  1. 挑選鏡片大且穩定性良好,注意鼻托、面寬的地方,不會晃動掉落。
  2. 挑選UV 400,鏡片對於紫外線波長 400 奈米以下之藍光,主要具有 99% 以上的阻隔效果。
  3. 選購抗UV太陽眼鏡時,大家或許會認為顏色深的鏡片較能阻隔紫外線,然而事實並非如此。在光線不充足的暗處,眼睛的瞳孔會放大以捕捉更多的光源,配戴深色鏡片的太陽眼鏡就等於創造了類似情境,進而讓人眼加強吸收紫外線。         因此在選購時除了留意鏡片本身的抗UV 機能,也建議以淺色鏡片為優先。
  4. 不建議配戴藍色的鏡片!藍色鏡片會吸引有害的藍色光線通過眼睛,較不建議使用。

 

頭燈

登山時過夜必備頭燈。

半夜起登,天未亮或太晚下山可使用,雙手才方便前行或攀爬等其他用途。

另外在山屋或帳篷內尋找東西、炊煮食物、夜間上廁所皆可使用。在緊急狀況發生時可閃燈提醒注意,方便其它人看見搜救。

其實在暗黑時有光亮的燈光也給予人很大的心理安慰。

 

類型

  • 亮度流明 Lumen :

國際用來表示光通量的單位,旨在計算單位時間內光源所產生的總光能量,與距離無關。 數字越高通常代表亮度越亮。

 

  • 光線模式:

聚焦光和發散光,根據不同用途調整光源的狀態。       

  1. 聚焦光:中心亮度高,但範圍較窄。在特別需要看清某個點、路況時用,也在拉繩攀岩、探勘或過溪時使用。
  2. 發散光:光源平均分佈,範圍較廣。走一般山徑或在營地活動時使用。

 

  • 電池蓄電方式:

拋棄式和充電式,不同的續電方式。

  1. 拋棄式:使用後不知道電量剩多少,較不環保。
  2. 充電式:「鎳氫電池」和「鋰電池」兩種,比較能夠掌握電量,對環境較友善較不會有電池漏液的情況發生。

 

  • 防水等級 IPX:

出自瑞士日內瓦組織的規範。 IPX-0至IPX-8共有9個等級,其數字越小,表示防水性能越差。 

 

PX-0 完全沒有防水保護。

IPX-1 防滴 I 型,垂直落下的水滴無有害的影響,設備在正常操作狀態下,可以提供相當於 30 至 50 公分/分鐘降雨的防水保護 10 分鐘。

IPX-2 級別基本與 IPX-1 相同,屬於防滴Ⅱ型,與垂直方向成 15″範圍內落下的水滴無有害的影響,但是可以通過各個方向上翹 15 度的防水測試。

IPX-3 防雨型,60 度角度的潑濺防水保護,提供了 2 至 5 分鐘的 10 公升/秒流速以及 80 至 100n/m 的壓力的防水保護。

IPX-4 防濺型,級別基本與 IPX X-3 相同,但是可以提供全方位和角度的潑濺防水保護(即受任意方向的水飛濺無有害的影響)。

IPX-5 防噴射型,全方位和角度的防水保護(即任意方向直接受到水的噴射無有害的影響),提供 2 至 3 分鐘的 12.5 公升/秒流速以及 30n/m 的壓力的防水保護。

IPX-6 耐水型,任意方向直接受到水的噴射也不會入內部,大浪的防水保護,可以持續 2 至 3 分鐘抵抗水下 3 公尺的深度,100 公升/分鐘的流速,100n/m 的壓力。

IPX-7 防浸型,在規定的條件下即使浸在水中也不會進入內部,水面下 1 公尺可以浸泡 30 分鐘,一般來說戶外裝備我們能夠達到 IPX-7 級別已經足夠了。

IPX-8 水中型,就是徹底防水,可以常時間連續的在水中使用,長時間浸沒在一定壓力的水中照樣能使用。

 

頭燈注意事項:

  1. 建議戶外的裝備、儀器等最少需要IPX-5等級以上的防水性能,才能夠應付多樣且不可預期的狀況。    實際上還是要看品牌的設計結構,防水等級標示僅供參考,售後保固的服務也是參考之一。
  2. 在上山健行的活動中,大部分選擇頭燈流明50以上。如果在摸黑的行程中走第一個,可選擇流明大於200且照射距離為 100 公尺以上等級頭燈。
  3. 在大霧中,高流明的白光會反光成一片白茫茫。建議大霧中使用黃光,照的比較遠像車子的遠光燈。
  4. 頭燈若兩個禮拜以上不使用,應取出電池。避免電池露液造成頭燈損壞,並將頭燈保存在陰涼乾燥處。

手套

登山時有些特別地形需要手腳並用,用於拉繩或通過崎嶇地形時,避免手部受傷需要耐磨的手套,也可防風保暖用。

 

材質與分別

  • 羊毛 Wool:觸感舒適,保暖抑制異味且有彈性。
  • 棉 Cotton:涼且柔軟,易吸收水份無彈性。
  • 壓克力Acrylic:又丙烯酸,易清洗不易起皺摺,通常價格較親民便宜。
  • 聚酯纖維Polyester:有彈性與耐用性不易皺。
  • 多種化學纖維:尼龍Nylon、Coolmax或Thermax等等各項不同混和高性能布料,有排汗快乾或抗菌等各項功能。

手套注意事項:

  1. 選用較薄、耐磨材質的手套,靈活度較高。
  2. 有些手套可觸控手機螢幕。
  3. 登山不建議棉質產品,一旦濕就失去保暖效果。

登山杖

登山杖可協助上下坡,分擔重量,減少膝蓋負荷。

在行進間可用於打草驚蛇,避免一些動物的危險反射動作。

搭設帳棚時登山杖也可充當支架使用,臨時突發狀況受傷時能當作擔架或固定板支架。

 

類型

  • 登山杖材質
  1. 碳纖維:較輕但易斷,無法承受從側向來的力量。
  2. 鋁合金:較重但硬度較硬,建議在背重裝時行走用。

 

  • 登山杖類型
  1. 快扣式:入門新手推薦,方便調節。
  2. 旋轉式:重量比快扣式輕,價格親民。
  3. 折疊式:長度最短。

 

  • 登山杖形狀
  1. 握把I字型:能減輕攀爬疲勞的(直握把)。
  2. 握把T字型:適用在下坡以及平坦的地形使用。

 

登山杖注意事項:

  1. 登山杖是個實用的輔助工具,依個人喜好行程選擇,重點是拉到最長確認長度是否到胸部為基準。
  2. 在上山時調短,往上坡的時候好出力。
  3. 下山時調長,登山下坡時先放登山杖再用腳下坡較輕鬆。

 

雨傘

雨傘比雨衣不悶,登山在稜線時可遮陽也或擋風和小雨。

臨時上廁所可用來遮蔽,或拿來當嚇阻大型動物用。

 

類型

  • 拐杖傘:

可當拐杖或手杖,中老年人登山健身會常使用。

 

  • 摺傘:

容易收納,輕量方便攜帶。

 

雨傘注意事項:

  1. 大雷雨要收起來,穿雨衣並且注意雷擊狀況。
  2. 選擇傘架堅固、輕量方便。
  3. 布料選擇防曬抗UV、潑水性好的。

護膝

登山穿護膝可以減少軟骨的磨損,保護膝關節。

 

類型

  • 全套式:

必須挑選合適的尺寸,因每個人膝蓋粗細和形狀都不同。

 

  • 局部加壓型:

較不容易脫落,可在膝蓋週遭,增加束帶黏上魔鬼氈做局部加壓。

 

  • 粘連式:

尺寸的選擇較好,以魔鬼氈黏貼,穿脫方便,不需由腳底套入。

 

護膝注意事項:

  1. 登山護膝依個人喜好選擇,主要是正確的尺寸,依適當穩定度和穿著的舒適度去挑選。
  2. 穿戴護膝後,放入兩根手指而不覺得緊,或是穿戴上十分鐘後,膝蓋或小腿沒有腫脹不舒服為原則。

護踝

登山穿護腳踝是為了提高穩定性、保護腳踝避免扭傷。

 

類型

  • 襪套式:

最簡單穿載的護具。彈性的壓力布料,適合腳踝扭傷復原,或從事緩和運動的人使用。

 

  • 繃帶式:

適合強度中等的運動使用,如有氧運動。

 

  • 綁帶式:

穿載比較複雜,卻是保護力最好,最穩固腳踝的護具。因此運動員多使用這樣類型的護踝,適合激烈運動的人使用。

 

護踝注意事項:

  1. 登山護腳踝依個人喜好選擇,主要是正確的尺寸,依適當穩定度和穿著的舒適度去挑選。
  2. 正確的尺寸是測量小腿肚最寬的部位(環繞測量),以及登山鞋的尺寸。
  3. 穿雨鞋時可加護腳踝,避免腳跟或腳趾晃動而摩擦產生水泡,也能避免扭傷。如:松羅湖、加羅湖。

綁腿

登山穿綁腿可防止樹枝等異物掉入鞋內,防止螞蝗等蟲咬。

綁腿可以防止雨水、雪水從褲管或鞋口滲入。此外可以保護登山褲,避免勾破磨損的情況。

 

類型

  • 一般健行用:

基本防砂石,稍微防水輕便為主。

 

  • 登山/高山縱走/滑雪用: 

更耐磨防水。

 

  • 遠征探險/較惡劣地形及天候用:

加強保護、透氣防水及舒適度。

 

綁腿注意事項:

  1. 登山綁腿選擇三要素,注重防水、透氣、耐磨度。
  2. 有長版、短版。普通健走穿一般高度約20~30公分即可。難度較高的登山或滑雪,因應路況天候狀況則建議穿長版的綁腿。
  3. 下雨,綁腿穿在雨褲裡面。   積雪,綁腿要穿在雨褲外面,避免雪水進入雨褲內導致登山褲濕掉。
  4. 登山的泥濘路段若不穿雨鞋,建議攜帶綁腿。

行進系統的裝備可以讓你舒適、順暢地走完行程,適合的裝備可以讓你有很大的差異,建議多花一些時間挑選的部分。

市面上沒有最好的登山裝備,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登山裝備。

登山運動不是一蹴可及,我們需要多花一些時間挑選裝備,並不斷地在一次次的登山中了解各項裝備的差異,從中選取最適合自己喜好的登山裝備。

我們不追求登山有多快多厲害,記得”安全下山”回家才是真正的登山高手 ! 

 

資料參考: 

https://hiking.biji.co  健行筆記

https://zh-tw.hikingbook.net/posts   Hikingbook登山書

 

 

100百岳介紹|臺灣百岳|台灣登山|臺灣山脈|個人及團體裝備檢查|登山旅遊阿丹旅遊馬爾地夫